干货大多以名言警句式的形式出现,将众多需要系统学习的理论和知识抽丝剥茧,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”,只留下结论。 “友友的业务关闭了?” “对,业务关闭了,明
李丰:原则上所有的服务行业几乎只有一个护城河,就是品牌的美誉度。 两个打仗是我印象最深刻的。 张旭豪:要恩威并重,不能使用暴力。 我补充一句反思,你说在年末反思,我每天反思,当我们做得很好的时候我会更加恐惧,然后极度地居安思危。 我想问问旭豪,你听到这句话“上海人创业做不大,就算做大了比如携程、分众也是服务本质导向的”,怎么看待这句话?有什么反应?听听你的想法。旭豪现在(做成这样)证明这句话是错误的,我、邵亦波,我们都是上海人,在投资行业厮杀,也证明了我们不是傻子。 张旭豪:要研究得非常非常
而实际上,《王者荣耀》也是确实选择了不拘泥于某一个热门IP的人物,而是淡化游戏的背景,从而能够把中国古代所有的人物都合理的纳入进来,甚至还小心翼翼地拓展了三个限定的拳皇人物,试图直
要知道,你曾经丢弃的那半瓶水,很可能是缺水地区孩子们的生命之源。
做号党是一群游离于读者、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,却在这波内容平台红利下茁壮成长,和平台的打压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,甚至还得到一些平台的暗中扶持,正如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真菌,每一个雨后清晨,都是他它们冒出泥土的时刻。 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疯狂攒稿——最早是直接搬运,一字不改地抄袭,后来各大平台上线了原创保护后,同平台抄袭变成了跨平台抄袭,比如从头条号里抄一篇发到百家号里,一些熟练的做号者,还会顺手调整段落的顺序和语序,躲避算法检测,这相当于双保险。
比如“震惊了”的UC,也发布公告处理了一批违规的公众号,并且紧急上线了专注严肃的阅读的UC名家。对于机器初审的平台来说,骗过机器模型就行,但对于人工+机器的平台,标题党和低质内容,又是如何猎取流量的? 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,像企鹅、UC等都有自己的后台绿色通道链接,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,权重,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。” 毫不夸张地说,单论标题的吸引人以及点击转化率,做号者的取标题能力绝对超过90%的正规媒体老师。
一位做了两年号的朋友告诉我,如今广告分成没以前那么好赚了,去年百家号刚开始推广的时候,补贴非常丰厚,他一篇稿子最多能赚6000多块的补贴分成,但现在,正常情况下,一篇稿子赚到1000多块钱已算不错了。 离北京20分钟高铁的廊坊,有一家专门做平台号的公司,公司近百人,每天产出几千篇文章,单个平台每天阅读量1000万保底,不久之前百家封杀了这家公司2000个违规的账号,但他们依旧每天开工,丝毫没有受影响的迹象,可见生命力之顽强,利润之高。
遇到厉害的做号者,三四个人的小团队,一天就能生产100多篇稿子,不求质,但人海战术仍然对应出百来万的点击量,差不多也是千把块钱。
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:从贴吧、微博、微信、门户里扒拉出300-500字,修改,再加上自己的“修饰”和“想象”,然后贴上三张图,取一个标题,发布。 相比之下,原本起点较低的一些中小型IP反而成就了一些爆款。
波兹曼的感叹已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。以县城影院为例,目前,全国共有县级城市影院近3000家,银幕数超过1.1万块。
企业家被推到了大众面前,和自家产品站到一起接受消费者的检验。影院数量猛增的背后,是小城市文娱消费需求的旺盛表现。
[专访]他用手机拍出